0%

金翼之家


去年八月的一个中午,我和大爷家的三哥、二哥家的侄子,跟着一位风水大师,在牛蒡地里大汗淋漓地为父亲找墓穴方位。家族原来的墓地在别人家的责任田里,常常因为上坟破坏了对方的庄稼闹不少别扭。之前一年的二哥去世,埋在了现在的地方,家族成员自己的田里。当时也是请这位大师看的,不过没有标记方位,所以今年又要重看一次。

大师五十多岁,保养得很好,这么炎热的天,着黑皮鞋蓝西裤POLO衫,倒像个文人。他前后来回地走了若干趟,眺望远方,不时低头看手里的指南针,口中念念有词。大约二十多分钟后,确定了方位,将家族里主要人物墓穴位置标记在本子上。大师将那页纸撕下交给侄子。我叮嘱侄子一定收好,最好拍照存在手机里。

回家后大师洗了手,我奉上红包,大师稍作推让收下,我们恭敬地送大师出门。大师走前说这个穴有讲究,保佑子孙的,做生意的发财,从政的做大官。这个穴还有个名字,我没记住。家里年长者都很满意,还闲谈起大师给谁谁家看过风水,都是附近有名望的人家,有人还猜测了一下大师的收入。

风水这个东西,从小我就知道但总不得其解,觉得神秘而又令人生畏。家庭不和、家人生病早逝归因于风水,家族有孩子考上了大学、找到好工作、有人做生意发了财,也归因到风水上。有时候我纳闷,自己通过苦苦努力得来的今天,难道是因为祖上风水好吗?

不管信与不信,风水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我从前单位的主要领导,办公室里有石头盆景、绿植。后来听说,领导本人就笃信风水学而且颇有研究,房间里物品摆放都极有讲究的。也许这位领导提拔之后平安退休也有风水的功劳。

之所以想到风水,是因为刚读过的一本书。《金翼》是用小说体裁写成的学术著作,于1944年在美国出版,副标题为“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”。但是本书的中文版本直到1977年才于台湾出版,大陆方面所流通的版本要推迟至1989年三联书店出版的版本。我读的这一版是三联书店2015年版,属于中国社会会经典文库丛书。这套丛书里其他比较著名的还有项飙的《跨越边界的社区》、吴毅的《小镇喧嚣》以及庄孔韶的《银翅》。

《金翼》作者林耀华先生是中国的著名的人类学家、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。他18岁进入燕京大学攻读社会学,师从吴文藻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深造。《金翼》这一本书,就是在林耀华这一时期在美国出版的书籍之一。书中以中国福建省闽江边两个农人家族的兴衰为线索,描写和分析了跨度长达30年的地方社会文化生活的变迁。书中主线是以黄东林和他的姐夫张芬洲为代表的两个家族兴旺、衰微的历史,尤以黄东林的家族生活为主。

家族兴旺、衰微,在当时的人看来是风水在起作用。风水,这种偶然的不受控制的力量,控制着一切。阳宅(居住环境)和阴宅(坟墓环境),是风水关注的两个主要方面。书中几次提到选风水。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好的风水地,东林的祖父母逝去之后灵柩暂时停在浮厝中等待安葬。东林最终找到了一处小山丘上的风水宝地。从山丘上往下看能看到广袤的农田。风水先生说这座山看起来像一只老鼠,头伸向长着庄稼的农田。这种地势被称为“鼠朝食”。有了这样的风水宝地,人们会富足发达。

东林与姻兄弟芬洲合伙做生意发财之后,打算盖新居。他们请了风水先生一起查看寻找合适的地基。在一处山顶上,他们看到山坡在脚下陡然变缓,远处山脚和河流拐弯处是大片农田。风水先生说这是块风水宝地,称为“龙吐珠”,山峰代表龙,农田和庄稼是珍珠,河流是唾液。芬洲瞒着东林,立即在此地动工建造新房。毕竟风水宝地是不能拱让的。

东林无奈选了另外的地方建造新房。几年过去,东林的儿子三哥和同学回家来玩,在家旁边的后山漫步。同学突然惊呼:这就是风水啊!你们看,这山的形状很像鸡,头和脸偏向一边,但另一只金色的翅膀却伸向你家的房子。这必定是你家兴旺发达的原因,我们就叫它“金翼之家”吧。最后东林的房子成了众所周知的“金翼之家”。故事的最后,张家早已衰败,“龙吐珠”的房子里,只有芬洲儿子的遗孀和她的养子相依为命贫苦度日。金翼之家的命运也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急转直下。

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世界中,人们需要安全感,风水因此而生,作为一种传统信仰和文化现象,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心灵的寄托。否则,怎么解释这起起落落的人生呢。这是个熵增的宇宙,人生中的不确定性可以看作面临的环境中无序性或随机性增加。就像通过创造和建立秩序(局部)抑制熵的增加,减少不确定性的方式是接受不确定性的存在(人生因此才有趣),通过求知、规划、创造、反思最大程度地来建立秩序(人生因此更有趣)。毕竟,熵减是生命的本质。